盈利难期,股价狂跌,金融壹账通难撑未来
2022-07-05 13:30:16
  • 0
  • 0
  • 0
  • 0

日前,金融壹账通科技有限公司(OCFT.US)宣布将以介绍方式在港交所主板上市,预计7月4日开始交易,高盛和汇丰为其联席保荐人。

所谓的介绍方式上市是指上市时不再发行新股,也没有相应的融资计划,也就是金融壹账通将其纽交所的股票通过港交所来进行交易买卖,同时公司股本不会出现变化。这也就意味着金融壹账通将成为第一家在美股和港股市场双重上市的金融科技公司。

虽然受中概股利空等因素的影响,双重上市能为金融壹账通提供新的想象力,但是在盈利问题难解,股价大幅缩水的情况下,金融壹账通回港上市恐怕也难达预期,尤其是在平安旗下金融科技公司各自为战,政策监管以及市场竞争激烈等诸多因素下。

盈利难望,股价大跌

尽管金融壹账通是第一个吃到了金融科技双重上市的“福利”,美股走势有所抬升,但这种“福利”能维持多久依然是个未知数,或者说回港上市带给其股市的利好很大可能是昙花一现般的短期时间。究其原因,双重上市也难改其业绩的不利对于投资者的影响。

财报显示,金融壹账通2022年一季度的营收为10.19亿元,同比增长24.30%,归母净利润为-3.18亿元,同比扩大4.22%,毛利为3.49亿元,同比增长25.30%,毛利率微升至34.25%。

看起来稳健的营收增长依旧掩盖不住金融壹账通的净亏损,实际上一边是营收上涨,一边是亏损扩大的景象存在了很长一段时间。从2017年起到2019年的金融壹账通净亏损从6.07亿元扩增至16.61亿元,即便近两年有所改变,但是到了今年一季度又再次显现。

当然最紧要的问题还是金融壹账通的净亏损持续不断,从目前公布的财报来看,2017年到2021年金融壹账通每个财年都没有过盈利,甚至单季度也是如此。过去五个财年金融壹账通的净亏损分别是6.07亿元、11.96亿元、16.61亿元、13.54亿元、12.82亿元,再加上今年一季度的亏损,金融壹账通的亏损额度目前已累计至少64.18亿元。

而除了持续不断的净亏损,金融壹账通过去几个财年的利润表现也没有进一步收窄的迹象。实际上如果以单季度来看,金融壹账通过去十六个季度的净亏损多维持在3亿元到6亿元之间,且季度性亏损起伏明显。

也就是说金融壹账通的亏损问题很难在短时间内解决,或者说其可盈利时期目前看不到。仅此一点金融壹账通就难以吸引到更多投资者的信任,双重上市恐怕也难免逃股价下跌,而其营收表现也能佐证这一点。

尽管过去几年金融壹账通保持着营收的增长,但是营收增速却呈现出了持续下滑的局面。财报显示,金融壹账通2018年到2021年的营收分别为14.13亿元、23.28亿元、33.12亿元、41.32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42.90%、64.69%、42.29%、24.76%。

实际上从其2019年上市以来,金融壹账通的股价走势大多处于下行状态,尤其是自去年5月份以来股价更是一路下跌,截止目前其股价已经蒸发超过九成,市值更是仅有7亿美元。

除了业绩上的表现不理想外,金融壹账通与平安集团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让其业务探索受限颇深,尤其是让其独立性得到大幅度削弱。

背靠平安,亦难离平安

金融壹账通成立于2015年,前身是平安的金融科技部门,当时由平安一账通、前海征信、银行一账通三个业务的整合而成,主要负责平安集团与金融机构的交易往来。分拆后的金融壹账通随着跑马圈地的需要,也开始在业务端展现出潜力,不仅在次年拿下了直销银行系统建设六成的市场份额,还顺应行业趋势推出了出海业务。

到2018年金融壹账通更是收到了由IDG、SBI集团、软银等海外投资者组成的价值6.5亿美元的首轮融资,估值超过80亿美元,成为名副其实的独角兽。不过随着金融科技公司迎来了上市潮,走向二级市场也成为金融壹账通的新的想法。

如果能成功上市,金融壹账通不仅能获得资本市场的支持扩大市场份额,也能让市场淡化其背后的平安背景,毕竟平安集团新业务一向独立的打法也是为了以后能够走向资本市场。只不过,金融壹账通上市选择的时机并不好。

一方面是彼时的美股市场的情绪偏燥,赴美上市的国内金融科技企业数量低于去年,且市场信任度有限;另一方面则是上一波金融科技企业赴美上市的结局多为破发且长期处于破发状态,再加上兄弟企业平安好医生港股上市破发、陆金所暴雷消息频传,使得金融壹账通的上市前景布有不少悲观情绪。

实际上结果也确实如此,金融壹账通临上市前调低了募资金额以及交易股价,但上市当天依旧出现破发,而且这种悲观的资本市场情绪更是延续了其交易过程的多数时间。究其原因,金融壹账通的业绩泥潭有着平安集团不小的影响。

财报显示,2019年到2021年平安集团一直是金融壹账通的大客户,贡献营收比例也逐年上涨,分别为42.7%、52.1%、56.1%,到了2022年一季度这一比例为53.9%。尽管在2017年到2018年金融壹账通调低了该比例,但是仍不低于37%,如果再加上陆金所的贡献力度,金融壹账通受平安系影响的更是不断再增,过去两个财年该比例更是超过六成。

也就是说若排除掉平安集团的贡献,金融壹账通的业绩恐怕仅有目前的三分之一,而这对于一家上市公司来说不亚于侧面逼迫投资者撤退。独立性削弱的后果自然是投资者用脚投票,2020年金融壹账通还有490亿元的价值,到目前仅有约48亿元的市值,缩水幅度超过九成。

去年8月一封举报信直指金融壹账通财务造假等违法行为,尽管公告宣称子虚乌有,但该事件也确实点出了平安集团对其的管控影响,比如说团队三年多高层流失中有超过七成的人员为非平安系。而从2020年7月到去年10月的一年多时间里,金融壹账通高层也确实变动频繁,包括财务、营销等领头人换了一边。

可以说过去无论是市场表现,还是说业绩与管理变化,金融壹账通显然是离不开平安的影响,而且未来还要持续,甚至是进一步加深,也就是说平安之于金融壹账通是生存的关键。

旧局面难改,新未来没力

尽管金融壹账通是第一个回港上市的金融科技公司,但是有此想法并不在少数。360数科、乐信等中概股金融科技同行都曾传出过回港上市的消息,一旦金融壹账通此次介绍上市结果不错,那么港股市场或将迎来一波中概股金融科技公司的回港潮。

也就是说金融壹账通的双重上市不仅仅关系着本身局面的突破,也是整个行业试水的风向标,只不过结果恐怕很难令人满意。

除了金融壹账通,乐信等中概股金融科技企业的股价表现并不乐观,除了自身业绩有问题外,还有行业监管、中概股利空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即便企业能够成功回港上市,增加股本的流通,但最终能决定投资者信任的还是其本身的业绩,恐怕金融壹账通的表现就是同行的下一步。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业绩问题很难短时间解决。实际上在金融壹账通的风险因素提示中关于盈利预期是没有太多的计划,也就是说未来一段时间内,金融壹账通很可能是继续保持着亏损的局面。再加上在平安的大力扶持下,仍未跑出亏损困境,也就意味着金融壹账通本身很难对自身的盈利难题得到解决。

另一方面则是外部环境的影响。监管方面,蚂蚁集团的整改带来的行业变化让不少同行陷入业务收缩、整改不断的困境里,除了一贯的数据隐私安全等方面的要求外,还对行业无序扩张以及垄断等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

市场竞争方面,2020年国内金融软件和服务收入的市场规模为1063亿元,国内相应的企业数量也达到了数万家,CR5的比例仅有20.3%,而金融科技的整体市场规模则在数千亿元。如此激烈的市场环境,金融壹账通还要面临蚂蚁、京东数科、招商银行等大体量对手,突围难度可想而知。

更何况平安集团也不是仅有金融壹账通,还包括陆金所等金融科技企业。除了要面临兄弟企业的竞争外,金融壹账通恐怕也无法从平安获益太多,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平安集团没有形成生态系统。

由此金融壹账通的业绩和市场等表现恐怕还是要停留在旧有局面,无法支撑起未来的探索,也就意味着其回港上市的结局并不乐观,甚至是延续其以往的表现。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